Recent Comments
- Tina: 看冬蕾老师的文章已成习惯,感谢点点滴滴的温暖。
- 择偶网: 新冠快点结束吧!
- 淼淼: 一向觉得这种背影特别有爱……
- 淼淼: 十年前的回忆!毛毛太棒啦,粉丝又多了一枚!拥有这么有才情的辣妈,月月童鞋是有多幸福……
- DJ: Don’t comment on China’s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f you have to, posi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marks are always expected; i don't think so...
- DJ: 就假装他们都很伟大....
- DJ: 赞一个
Tag Cloud
跟两位大咖交流的下午
做的那一刻就好了
延滨是我非常敬仰的老师和挚友,他学习中医,热爱中医,推广中医和传统文化,希望中医能够被全世界医学专家理解,并且有科学数据支撑它的疗效和安全性。我经常去探望他,同他请教人生的哲理。
延滨和我一样,都是性格非常温和的人。每当我有一些烦恼,他总会温柔的宽慰我,为我答疑解惑。
这天我们说起了森田正马先生,延斌告诉我他的故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的意思,做人做事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说一种觉悟,是自然而然的去接受和去实践,付出很多耐心和细致的工作。但同时所以不必有任何负担去预设或者谋划,做就是了。做的那一刻就好了。
不必预设什么,只是全身心投入工作。一切自然而然。所有的症状,都是无名的烦恼,是人为的预设。破除掉,甚至连顺其自然也是这样。真正的顺其自然,是如实的态度,而不是别的。
说这话的时候,他拿着烟的手一直在颤抖着,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让手脚总是忍不住的颤抖。但是他一直坚持撰写“腔调中医”的专栏,翻译黄帝内经,撰写诗歌,演唱,授课讲庄子,老子。
“累的时候,就在大树下歇一歇。冬蕾,接纳自己所有的过失和不完美,停下来,休息好了继续努力前行就好了。”延滨最后说。
与俊才小聚谈GCP和科学忘我精神
俊才多年前曾带我到上海最高的大厦,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上海中心大厦喝过一杯咖啡。当时我在这个博客写到,他为了这一杯咖啡,从云南到上海奋斗了18年。
2023年的五一假期,他请我在位于南京西路威斯汀酒店的意大利餐馆吃了一顿高档牛排,表明了他已经成为新上海人,在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工作和生活稳定,蒸蒸日上。
谈话中,他谈到了GCP的精神,认为这与科学精神如出一撤,需要忘我投入,不计得失,他回想起早年老一辈PI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至今都令他倍感难忘。“过往我们没有太多的创新品种,每一个PI接到一个项目都非常珍惜 ,往往一个研究者会议,围绕试验方案设计与申办方、审评人员都要讨论2-3天。”
期间他还说到一个小故事,前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胡庆澧教授对每一件小事之认真负责,可从每一次与他吃饭,不管酷暑难耐还是寒冬腊月,都会穿上西服打上领带出席而正式对待。
曾经俊才写过一篇回顾GCP发展的历程(https://mp.weixin.qq.com/s/RvPVDhuero0AUREijqOXyA),并寄语现在的临床研究机构、PI和申办方继续秉承前辈的作风,励精图治,把各项药监政策和理念落实到每天对受试者保护和关爱的工作中。他还回忆了跟曹丽亚主任、王子厚主任点点滴滴的往事,称他们是国家脊梁,忧国忧民。
最后,他说到自己的人生准则,不麻烦他人,也不为难别人,不气死,不累死,不穷死。哈哈,他说话总是那么直接。
我很高兴,他继续在这个行业用他多年的医学和注册知识与经验助力创新药上市,用他犀利清醒的文章针砭时弊,永远前行。
东京之和谐与国际化
继去年10月来日本参加DIA年会以后,我于4月21日搭乘半夜1点从香港起飞的飞机,与东京升起的太阳一道,于次日早上日本当地时间6点40,再次抵达朝思暮想的东京。
(一)
我和琳琳在4月21日拜访了东京富士语言学习、横滨设计学校,跟这里的老师交流。这些学校都是针对想来日本留学的国际学生创办的,以中国学生为主。
学校附近的环境优雅、整洁;氛围严肃、活泼。
在日语教学方面,老师非常重视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书写能力,因为这是一个人被上等社会认可和接受的重要条件。
在美术方面,日本非常重视个人的创造,自己的想法和表达,不需要临摹的跟原创作品一模一样,也不太强调绘画技法,而是更需要通过绘画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
除了日常课程,日本老师跟我从教育方面有许多交流。肯定、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跟自己比较,每天进步一点,坚持不懈,付出就有收获。
“每天把过去的背负抛开一点点,就有美好的未来。”其中一家语言学校的李老师说。
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汇聚在此,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外国人都能说着流利的日语在东京生活,凸显日本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
日本人非常重感情。在琳琳以前就读的语言学校,一位中国学生不幸在留日期间因病去世了,他们学校一直摆放着该名学生的照片和遗物,期间谈起这位同学,琳琳还忍不住哭泣。让我看了也十分动容。而琳琳是一位善良的女孩,她一直无私的帮助我。
在东京最美的横滨海湾,我看到了巨大的摩天轮,在夜晚的星空下闪耀着粉色的灯光,一些身着海军军服的水手不时从身边经过,真是一座浪漫的海滨城市。
(二)
通过胡鑫博士和琳琳的介绍,我专访了赴日学习的中国干细胞领域的专家吴洪福教授,他对本次的采访十分重视,身穿正式的西装,认认真真和胡教授为我讲解了中日细胞治疗的生态坏境的对比,谈话间,他反复提及自己才疏学浅,备感荣幸的接受采访,之后还用笔头帮我回答所有问题。
在最美的季节、周日阳光明媚的下午的银座,我见到了高野老师、植村老师,还有质朴、优雅、知性的Yuko kikuchi女士,坂田老师,见到他们,聆听他们的教诲,是我这次来东京最大的收获之一。
之后的行程中,依然是满满的感动,那些帮我带路的市民(这一次,我都要了帮助我朋友的联系方式)一次次给了我力量。
日本是一个饱受战乱跟自然灾害的国家,他们懂得怎么样去安静的珍惜好当下,一点一滴的把生活尽可能尽善尽美的经营好,懂得感恩与知足,不浮躁,安静从容的过日子;而且,他们对别人的好,是真诚而质朴、并不太计较回报的。每次去日本,都能够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彻头彻尾的老好人),能够在这片祥和的国家重新认识自己,洗涤心灵。
衷心感谢帮助我来日本的朋友们。
让更多人关注受试者
从去年起,洪主任作为临床试验科普公益基金的主编加入,与常老师一起指导我,这让我非常开心,我们的公众号已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但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和医生一起参与进来,写写文章,把自己知识,经历和见解分享给大家,哪怕小小的点赞和转发,对我们来说也是莫大的鼓励和帮助。
在很早之前,临床试验很少关心患者和受试者,病人在整个试验中的地位很低,到了医院只能听医生的,医生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试验医生和受试者群体的共同呼吁,大家已经开始重视患者的声音,倾听患者的感受和要求,并将这些观点作为新药研发的证据,以及重要考量。这让我觉得非常感动,很多时候大家都喜欢追逐投资人、科学家、企业家等等那些闪光的人物,但我认为,敢于参与试验的患者和默默无闻为行业做贡献的人,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十分值得被报道。
相信如果未来大家能够共同参与进来,关注受试者,将那些口号和理念贯彻落实,在共同努力下。临床试验会为更多人了解,接纳,也会早日赶上国际水平,为更多患者带去更多生的希望。
陶所多年担任所长之心得
今晚原报社的同事,现在在亚盛医药负责媒体宣传的康义瑶十分有心,她约了原南方所副所长陶剑虹,还有原同事,目前在康方医药担任媒体宣传的杨俊坚一起小聚。
多年不见,陶所依然激情满满,看她上去十分年轻,因为她如此热爱生活。她跟我讲了当年为何选择学习药学的过程,如何在医药站再到南方所一干就是30年,以及她多年当所长的心得:永远热爱自己的行业,事业;永远要自信自强自立;学习永无止境;自己所在的平台很重要;善于理解和了解团队和员工的内心世界,善于用人,用好人。
我还记得以前每次编辑会,她都会表扬毛毛我,有时候也会很严厉的鞭策我,想想真的很感恩那段青葱岁月,以及陶所对我的栽培和同事们陪伴和鼓励。她还勉励我继续把研发客做好,让研发客在业内越来越有影响力和公信力。
我定会不断学习加油,不辜负陶所对我的期望。
来自喜鹊医药的奖状
我的追随“制药强国”苏州北京之行
一杯咖啡的美好下午
下午跟一位做动物研究的朋友聊聊天,每次他出差来到广州,我们都会喝杯咖啡小聚一下。
谈到目前动物研究,除了多年前他跟我说的对于动物研究,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和替代(Replacement),统称3R。现在,如何使用不同的种属动物根据不同疾病设计不同模型,精准的高质量得出动物研究结果,是新药研发进入下一步的重要环节,虽然去年年9月,美国参议院通过的FDA现代化法案(FDA Modernization Act 2.0)中提到要终止“动物实验强制令”,不少国际上动物保护组织的人也在纷纷倡导减少动物试验,运用类器官、信息技术、测序技术、机器学习、细胞培育技术、芯片等等新手段出现,不过他认为,通过这些手段制造的模型还远未到监管机构的严格标准。因此,类器官等新手段要真正应用于新药开发领域,并取代动物试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说到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他说,目前很多科学家创新,最迫切的需求是来自管理的培训,很多科学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很有成就,但是创业后的人、财、物等统筹管理能力出现短板,因此需要培训。团队决策中要尽量科学民主,让所有人都畅所欲言,激励没有想法的员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让没有勇气的员工鼓起勇气,表达自己观点,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
创业后,这位朋友也变得越来越忙碌充实了。一杯咖啡过后,我收获满满,也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