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赤羽到京都
今天,我参加了月月大学的入学典礼。我们家月月,仅用3个月时间在日本学习语言和绘画,就成功考上了位于充满历史韵味的京都的京都精华大学(きょうとせいかだいがく)。
这所大学的首任校长冈本诚一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还提出了“尊重个人”和“自由和自主”的理念。这一哲学思想至今仍在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中传承并发扬。今天,我在入学典礼上,也聆听了本届校长的演讲,虽然没能听懂,但大致了解到他希望孩子们能自强自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成为国家栋梁和社会的可塑之才吧。
京都精华大学自1968年创立以来,这所私立大学凭借在艺术、设计和漫画领域的卓越成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与学者,月月也是其中之一。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从小到大一直帮助月月的老师们。尤其是她的日语老师小黑、罗老师、潘老师、曹老师(东京任教),还有美术老师郑老师、黄老师(也在东京),是他们助力月月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理想。
月月小时候,学过很多兴趣爱好,像舞蹈、钢琴、游泳、乒乓球、唱歌等等。这就像我们做新药研发管线,一开始会尝试很多方向,但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什么。由于月月性格比较安静,在她3岁的时候,我们送她去学画画,她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完成一幅画作。这让我想起了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他小时候4岁就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做什么。
后来,我给月月买了一套日本漫画师高木直子的系列动漫。这套漫画讲述了高木直子如何从一个人到东京打拼成为插画师的故事,既搞笑又励志。没想到,这套漫画在月月心中种下了一个小小的梦想——她也想成为一名插画师。
接下来的选择,就像我们做药时面临的抉择,是专注一个领域还是全面铺开。我们选择了前者,给月月报的所有兴趣班都围绕绘画展开,比如水彩、素描、油画等等,让她在这个领域纵向深入发展。就像如果你做肿瘤药,就专注做肿瘤药,而不要去涉足其他像糖尿病药物之类的领域。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领域。
就这样,从月月3岁开始,一直到现在,包括她读的高中,也是专业的美术院校。我们让她放弃了其他主要学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绘画上。后来因为我经常去日本,也带月月去过,于是就有了让她出国留学到日本深造美术的想法。“要做一些促进中日美术交流的事情。”我经常这样对月月说。
果然,月月深受我的影响。她知道我是做文章、办杂志的,于是小小的她就在一些漫画群里建立了自己的影响力。她每天坚持更新自己的博客、网站和粉丝群,到现在,已经在自己的圈子里小有名气,不少人找她约稿,她也能赚一些稿费。后来,我鼓励她像我一样参加会议、漫展和行业活动,拓宽视野,她也积极地做到了。
最重要的是,我经常用她舅舅是设计师、画家来鼓励她,希望她能像舅舅一样优秀出色,这也成了她前进的动力。就在前两天,她回国看望舅舅,舅舅送了她一部电脑,眼睛睁得大大的,用微弱的声音说:“月月,我对你除了崇拜,还是崇拜。我爱你,想你。”然而,第二天,舅舅就离开了人世。
月月非常争气,她自己搬家,从东京的北赤羽站坐火车,来到了京都的国际会馆站。我也曾在北赤羽生活过将近2个月,非常想念小区楼下那一排排随风沙沙作响的树木,江边的大桥,繁忙的地铁站,还有人潮涌动的池袋、新宿、品川……以及东京的朋友们。
这次,我来到了月月的新住处,位于山脚下的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从关西机场乘坐Haruka再到京都,再转车到国际会馆,出站走5分钟就到了,非常方便。
这里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大朵大朵的白云飘浮着,街道干净整洁,没有高楼大厦,很像哥哥原来所在的加拿大。我把哥哥的照片带在身上,总是不自觉地跟他说话:“哥,你看这里多美啊。”虽然这个小镇人烟稀少,少了东京的喧闹,但却多了一份宁静。尤其是那套两层小公寓,让我们有了独立的空间。
我们买了家具、空调,准备在这里好好学习,度过充实的四年。前几天跟鲁白教授聊天,他说:“如果你想一辈子被人记住,从现在就要为之努力和付出。”我也是这么想的。带着哥哥在天之灵的祝福,我们要继续勇敢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