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毛毛更可爱的是毛毛的月月

Recent Comments

  • Tina: 看冬蕾老师的文章已成习惯,感谢点点滴滴的温暖。
  • 择偶网: 新冠快点结束吧!
  • 淼淼: 一向觉得这种背影特别有爱……
  • 淼淼: 十年前的回忆!毛毛太棒啦,粉丝又多了一枚!拥有这么有才情的辣妈,月月童鞋是有多幸福……
  • DJ: Don’t comment on China’s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f you have to, posi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marks are always expected; i don't think so...
  • DJ: 就假装他们都很伟大....
  • DJ: 赞一个

Random Posts

Tag Cloud

时代越是快,我们就越要慢

2014/07/08 – 5:07 下午

发一篇我的同事姚嘉写的,里面有我们平日讨论的一些想法。

中午回家吃饭,在电梯遇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她主动打招呼,跟我一路聊起来,说自己的学校,高二的暑假计划,参加的社会活动,让我看到了年轻人少见的热情。

快到公交站,她问阿姨您是老师吗?我告诉她自己在报社工作,她说她的名字里有“馨妏”(新闻)二字,对媒体人很崇拜。她问了我一个很好的问题:新闻难吗?我想了一下,说,很适合你!这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行业,一路上,我们已经像好朋友在攀谈了。“是要有一个目标啊”。说完,馨妏乘车去了。

时代越是快,我们就越要慢

姚嘉  转摘自《医药经济报》内刊《智慧公社》

在新旧媒体生存大战烽烟四起的时候,我又翻出了《报纸突围》这本书。“报纸会死吗?”这句问话已经听得耳朵生茧,以我混迹媒体江湖的浅薄资历来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帝是会笑的。但王正鹏在这本书里很明确地给了回答:“报纸不会死”,终究给了我继续做报纸人的勇气。

其实,我始终相信,只要有人类而且人类始终存有好奇心,任何读物都具有生存下去的理论基础。所不同的是,在时代变迁的前提下,这份读物可能需要借助不同的载体、包装等来展现自己。打个比方,每年这么多的国际时装秀场,各大品牌各种风格同台展示,但并不是每一款都能得到市场的喝彩,最终得到膜拜和流传的必定是符合多数审美标准、实用、耐看的产品,而那些做作哗众的只能成为一时的谈资,或者随风而逝。

回到读物上,也是这个道理——有节操的读物,内容(观点和角度)为骨。没有内容的旧媒体最终会被淘汰,同样,没有内涵的新媒体又能支撑多久呢?想一想,被微信抢去了风头的微博,您有多久没有登录了?微信上当初狂加的公众号,如今剩下多少个是您期期必看的?

前段时间微信上曾经有一个据说是印度人写的中国人不读书的评论帖。看过之后,我也跟着在心里反省了一下自己,随后内疚情绪也就烟消云散。但再过了几天,在飞机上随手拿起一本航空杂志乱翻,竟意外地看到针对中国人读不读书的策划报道。这个策划的篇幅大概有10~20P,除了总编亲自撰文之外,还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比了不同国家、各类人群、各国与书相关的文化活动等等,其中穿插名人、普通人的关于读书的自白,配以生动的图表。我不记得花了多少时间把这个报道读完,只记得在心里惊叹这个策划的用心之深。

在新媒体同台竞技的现实下,传统媒体该怎么办?我觉得就应该像这样用心做内容。有一个做内容的优秀团队的支撑,就算需要转型,也具备了稳妥地转型的基础。据说杜子健曾经说过一句话:建议每一个大公司都去挖一个杂志的总编去当公司的网络部总管,年薪100万也在所不惜。言下之意,传统媒体的优势正是在于对内容的掌控。

既然我们已经走在了做内容的路上,就没有理由给自己写定消亡的论调。东方早报的社长邱兵很冷静地在其文章《报纸还没有死》中陈述了代表报社的观点:“关于报纸,关于东方早报,我们自我审视一番,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不完美的东西,如果报纸要死,我们至少应该把这些不完美都解决了才有资格去死。”

为什么新媒体不能和旧媒体共存?找准了受众,就能拥有自己的市场。我相信人类仍然需要精神,仍然需要可以充实精神的阅读。

另外,邱兵还说:“我希望报纸好好活着,因为我一直用iPad,眼睛很不舒服,我去医院看了,医生让我少上网多读报,偶尔看看电视,看来医生还是支持传统媒体的。”我的眼睛也有这样的体会,你呢?

发表评论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