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毛毛更可爱的是毛毛的月月

Recent Comments

  • Tina: 看冬蕾老师的文章已成习惯,感谢点点滴滴的温暖。
  • 择偶网: 新冠快点结束吧!
  • 淼淼: 一向觉得这种背影特别有爱……
  • 淼淼: 十年前的回忆!毛毛太棒啦,粉丝又多了一枚!拥有这么有才情的辣妈,月月童鞋是有多幸福……
  • DJ: Don’t comment on China’s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f you have to, posi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marks are always expected; i don't think so...
  • DJ: 就假装他们都很伟大....
  • DJ: 赞一个

Random Posts

Tag Cloud

达人编辑部最后一次会议

2024/04/25 – 12:28 上午

我经常说,日本宛如我的第二故乡。几年前,我有幸结识了几位日本同事,并与他们携手创办了全球第一本用日语介绍中国生物医药法规与产业的杂志《医药研发达人》。这本杂志的文章由高野老师、植村老师、英淑、安波老师、琳琳、郁亮老师及众多志愿者翻译老师共同撰写、翻译、编辑和校对,至今已成功发行了69期,在日本药监机构、产业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那段共同奋斗的日子,成为我人生中最难忘、最宝贵的经历。就像我和研发客的同事一样,我也与日本同事们亲如一家,共同致力于将每一期杂志出版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这也是我第一次与日本医药行业的专家近距离接触,深入了解了这个民族,体验了许多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上周二,我们编辑部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由于研发客的安排,杂志暂时停刊了。高野老师为此特地制作了一个PPT,详细总结并点评了69期杂志的内容,解释了停刊的原因,并向全体人员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与歉意,为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深感抱歉。高野老师总是那么认真,深受大家的尊敬。我在发言中也表示,他永远是我心中的编辑长,他对我的影响和教诲非常难忘,遗憾的是我还没有完全吸收并付诸实践。

我之前对高野老师写了很多,但在这篇日记里,我更想谈谈另一位编辑专家——植村昭夫老师。植村老师出生于1950年代,常自嘲为“おじいさん(老人家)”。他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曾在礼来、艾尔建等多家制药企业工作,还曾在美国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更是担任了日本DIA办公室的负责人。这样的经历让他在日本制药业极具行业影响力,同时既具备了传统日本人的稳健、严谨和严肃,又融合了欧美人的热情开放与风趣幽默,形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

植村老师长期致力于法规和行业战略咨询工作,因此他总能比他人看得更深、望得更远,能够迅速观察问题的本质,并提出一针见血的核心观点。尽管他对中国并不熟悉,但每次审阅我的稿件时,他总能提出极具洞察力的建议。他不仅在行文的逻辑和顺序上给予调整,还用最传统、地道的日语进行编辑,使文章更加精炼、流畅。

在日常工作中,植村老师不仅是我们的同事,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无论我提出关于国家药监局还是香港药监局的问题,他总能迅速提炼出具有意义和价值的观点,给予我指导。他待人亲切和蔼,对安波老师、英淑、琳琳和我都十分关照。

然而,一旦我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或思想上有偏差,植村老师会和高野老师一样,毫不留情地对我进行有理有据的批评。面对他们排山倒海般的教诲,我只能像日剧中年轻一辈面对年长前辈那样,不断点头认错,说一声声“はい,はい”。这时,我总会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藤野先生》,没想到在2024年,我还有幸体验到这种古典的教导方式,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

尽管植村老师已经步入七十高龄,但他依然积极投身于工作之中,每天辛勤工作至深夜,时长高达12个小时。我曾好奇地问他,像他这个年纪的中国人大多已经退休,享受晚年生活,他为何还如此孜孜不倦地工作。他回答说,是科学和病人的需求驱使他不断进步和学习。即便《达人》杂志停刊后,他也恳请我继续发送关于中国制药产业的文章,以便他能够持续关注。植村老师的这种精神令我深感敬佩,也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努力,追求卓越。与植村老师共事,我深受启发。他的严谨与热情,令我更加敬佩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人家”。

最后,我还想谈谈编辑长高野老师。虽然我之前在研发客上写过一篇关于他的介绍,但真正聊起他,那些难忘的小故事实在太多了。

在DIA中国大会上,前排嘉宾的座位都是按照名字预先安排好的。但总有些人或许没留意,或许不太守规矩,会擅自坐在那里。每当这时,高野老师总会站起身,礼貌地请他们离开,这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守规矩的性格。

高野老师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走到哪里都带着笔和纸,随时记录。他的认真程度令人佩服,甚至连我邮件中的错别字他都会帮我改正。

每次我去日本看望大家时,高野老师总是特别开心,还会特意准备一些小礼物给我、月月以及我的家人。这体现了日本人的礼仪之道,也让我深感温暖。

当然,我们的团队中还有安波老师、英淑老师和琳琳,她们美丽、温柔且聪慧,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鼓舞与勇气。

我常常在想,如果中国公司能遇到这么多优秀且友好的日本合作伙伴,共同将中国的产品带到日本市场,那无疑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日本的药价政策鼓励创新,医保支付系统完善,是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其基础研究成果丰富,质量上乘且价格合理,非常适合中国公司引进。加上PMDA政策改革后对MRCT的友好态度,以及研究型医院的高水平临床试验能力和丰富经验,中日医药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我仍然期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中日医药的合作与交流能更加频繁和深入。

 

我们的编辑长

上个月,研发客推出了国内和日本首家报导中日医药行业的媒体——《医药研发达人》主编高野哲臣先生的发刊词,本期我们特别将其编译成中文,以飨国内读者。

(延伸阅读:研发客日文公众号“医薬研発達人”上线|新闻稿

两个月以来,我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为这一新专栏不遗余力的撰稿、翻译、编辑、出版,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幸近距离接触工作中的高野先生。在此写下对他的个人印象一文,作为编后花絮。

自担任《医药研发达人》日语版“编辑长”(日语:主编之意)以来,高野哲臣先生就多了一个新名字,因为,日本编辑部的同事植村老师、琳琳等和我都亲切的喊他“编辑长”。

我们的编辑长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平。他精通中日两国和亚太国家的药政法规和临床开发;他会第一时间告诉你,为何我国药监局能在4年后成功连任ICH管委会成员;他分析,中国的药物创新,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源于过去数十年厚积薄发的药品监管改革,及举国上下的资本汇聚和制药行业的人才济济;他指出,中日制药行业药品研发合作前景广阔,但欲速不达,所有中日申报的临床研究数据需基于ICH框架下加以科学的审评和决策。

我们的编辑长工作认真负责。他每天工作至深夜2点,我们常在凌晨2-3点收到他的邮件。不过,他总能在百忙中为我们开选题会,指导报导方向,提供采访资源,把关药品监管和制药技术、中日之间的政治和文化问题。

我们的编辑长做事精益求精。他在稿件终审时,逐字逐句每一标点符号细细修改,并注明原因,同时将所有修订制定成一个表格供我核对。他至今仍收藏多年前参加过的会议日程、PPT。每一天在互联网上浏览的中国和全球医药信息,都被他分门别类的亲自整理,归档好在自己的电脑里。

我们的编辑长思维缜密严谨。他在发表意见之前总会紧锁眉心,俯首低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后,才会将他的观点抛出,但往往点到之处,都是重中之重的建议。当你问他每一个答案应“是”还是“否”,他会详细列出是和否的理由,而不会理所当然给你建议。

我们的编辑长对同事要求很严格。我不止一次被他责备,那是因为我粗枝大叶的工作而导致。这时候,他会像前辈一样教导我,希望我能在每一次采访前多做准备,希望我能写出一篇又一篇客观公正、内容详实的报导。他常常对我说,要建立在行业中的名声度、信誉度和品牌知名度,树立中国记者良好、权威和专业的形象。对他的谆谆教诲,我倍感珍惜,永志不忘。

我们的编辑长深爱着中国。他自2003年开始关心中国药监改革和制药行业,并组织了不下50多场有关中国的演讲,在每一次演讲前,他会想象每一个观众的面庞,准备好他们关心的话题,希望做到最专业的演讲。

当我问他,高野先生,您作为一位日本专家却如此关心中国,您是否在意身边的同事和日本同行如何看待你?这时,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每当他内心涌现出一丝不确定或恐惧时,他会像村上春树一样去长跑,要么泡个澡,或者干脆不理会别人的评论而倒头大睡。他强调,他从不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也不曾间断对中国法规和行业知识的学习。他会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并与中国专家保持交流。

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而每当发觉自己取得了一些进步,我的恐惧和担忧就会减少一些,进而更坚定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他说。

事实证明,他多年前对中国制药监管创新的预判都是正确的。中国今天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努力向国际发达监管国家看齐的制药大国。而他在中国也收获了丰盛的友谊,最近还成为我们《医药研发达人》的主编。正如他在发刊词里写道:“国家药监局(追求创新和监管改革的)想法坚定不移,是具有可持续性、可预见性和稳定的。《医药研发达人》将为中日医药行业之间架一座桥梁,是我内心质朴无华和强烈的愿望。”

这就是我们的编辑长高野哲臣先生,我们十分敬爱他,希望在他的指引下,《医药研发达人》这一富有使命感的事业大展宏图,也祝愿中日两国合作与友谊万古长青!

(未来,我将写写更多质朴无华,专业用心的研发客同事的故事)

发表评论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