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Biotech“被迫出售青苗”的担忧
昨晚,《人民日报》的小谭,谭琪昕记者致电于我,她正着手向国家领导撰写一份内参报告,主要汇报自去年以来中国生物技术领域BD交易的快速增长的现象。业内部分专家提出了创新药企可能面临“被迫出售青苗”的担忧,这背后折射出我国创新药产业支持体系尚存不完善之处的现实。她希望听听我的想法。我希望她组织策划的内参能多听听行业呼声。
关于此话题,我之前曾采访过宋瑞霖会长,但遗憾的是,我一直未能将其观点和思考整理成文。现在,我想借此机会记录下对此现象的一点浅见:
首先,要充分肯定近年来中国生物技术领域BD交易频繁出海的积极一面。中国创新药产业从零开始,至今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步,如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等企业的ADC被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等国际巨头收购,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研发实力和质量已获得跨国公司的认可,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值得积极肯定。
其次,新药研发作为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在过去十数年间虽在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及早期临床试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鲜有企业能独立完成从研发到产品上市的全过程,而不需依赖外部合作。例如,南京传奇的CAR-T产品西达基奥仑赛被强生收购后声名鹊起,该产品已先后获得FDA、欧盟、PMDA及国家药监局的批准,这是国际合作分工的最佳例证。
然而,众多行业专家的深切忧虑并非多虑,创新药企在资本的沉重压力下与回报的不确定性中步履维艰,被迫四处奔波,急切寻求BD交易以暂时缓解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NewCo等新兴模式的涌现,正是这一严峻现实的直观反映,映射出行业的动荡与不安。
在中国,当某一领域的发展呈现扎堆时,其背后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隐忧。长此以往,中国本土企业恐将沦为跨国公司庞大研发体系中的微小组成部分,仅扮演着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角色。那些本有可能成为“重磅炸弹”的原创产品,被迫出售给海外大型药企之后,不仅意味着中国制药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与竞争力的削弱,更可能导致我们在全球医药创新领域尊重的丧失。
试想,当这些源自中国智慧与创新的产品,在辉瑞、罗氏等国际巨头的包装与推广下走向世界时,西方世界或许只会记住这些跨国公司的名字,中国的科学家却可能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无人提及,无人铭记。
那么,如何破解当前创新药企面临的难题?我认为,大多数Biotech或许可以选择BD发展路径,即专注于快速研发,并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以赚取必要资金。这种策略有助于企业在短期内获得现金流,支撑后续的研发活动。然而,这仅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
真正关键的是,期待并努力推动有朝一日,能有中国公司站出来,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能像武田、阿斯利康等国际大公司那样,将产品成功打入欧美主流国家市场,而百济神州现在已在某一程度上肩负着这一使命,希望中国有更多这样具有国际视角和真正研发和商业化实力的领航者。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还要建立全球化营销网络及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和产业需要不断加大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唯此,我们的制药产业才能真正成为制药强国。这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医院等多方面的长期支持和合作,持续鼓励和推动创新,令中国制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此外,企业也要低成本创新,更加精准,做一些真正在临床上有价值的药物。
在日本逗留的这段日子,每当我接触到国际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时,内心便愈发希望,我深爱的祖国能汲取他山之石的宝贵经验,从而实现更繁荣昌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