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毛毛更可爱的是毛毛的月月

Recent Comments

  • Tina: 看冬蕾老师的文章已成习惯,感谢点点滴滴的温暖。
  • 择偶网: 新冠快点结束吧!
  • 淼淼: 一向觉得这种背影特别有爱……
  • 淼淼: 十年前的回忆!毛毛太棒啦,粉丝又多了一枚!拥有这么有才情的辣妈,月月童鞋是有多幸福……
  • DJ: Don’t comment on China’s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f you have to, posi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marks are always expected; i don't think so...
  • DJ: 就假装他们都很伟大....
  • DJ: 赞一个

Random Posts

Tag Cloud

Name:

Website Role: administrator

Personal Website: http://www.maodl.com

Profile:

RSS Feed: Feed URL

Posts by donglei:

五个人的五周年

2013/05/16 – 8:32 上午

在去DIA年会之前,我在想,这次写些什么?

翻看了此前在这个博客上连续5届的内容,觉得真不容易,无论是办会还是参会,都共同经历与见证。

DSC00205

在这次大会上,我认认真真听了一天讲课,与一两个老友会面并交流,认识了两三个新朋友。

一些平日很仰慕的专家,如能在听完课后打个招呼就很高兴。

我在会场上逢人就问,您参加了几届年会,请他们谈谈感悟。

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从DIA年会的第一届举办以来,每届都到会。

在他们的谈话中,“坚持”和“累”是共同的关键词。

DSC00155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DIA的会办的越来越实了,中国药物创新五年来,政策法规动起来了,资本还差一些。”

DSC00201

CRO行业代表,西斯比亚的任科。“DIA就是研发界的奥林匹克,一定要参展,露脸。药物研发核心在医院终端,就跟药品市场一样,所以我去做SMO了,谁抢占临床终端,谁才有做临床试验的话语权。”

DSC00180-001

《医药经济报》驻京记者李瑶,连续5届跑会。“第一届只给他们写了一条豆腐块,现在都是几个版的联动大专题。”说起来,我们报纸原来并没有设置研发版面,09年以后至今,每周共开设2个研发版,一个临床研究版。

DSC00207

北医三院的李海燕大夫。临床研究者的代表。长期从事临床研究、GCP培训等工作,本次大会上获得DIA颁发的特别贡献奖。“我看到了希望和曙光,特别是在医院这一层面,一定会坚持。”

DSC00216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的许俊才,就是想感动全中国的狗娃。“可惜到现在为止,5年来,DIA还没有把国内企业感动。”

以下是往届博客内容:

http://www.maodl.com/?p=157

http://www.maodl.com/?p=146

http://www.maodl.com/?p=866

http://www.maodl.com/?p=1558

http://www.maodl.com/?p=1661

http://www.maodl.com/?p=2119

数据管理的计算机语言

2013/04/24 – 4:01 下午

P1050241

4月21日,我们来到泰格医药位于嘉兴的数据管理中心。在那里,我遇到了一群痴迷于数据开发的IT人,对于我来说,搞IT的并不陌生。

P1050244

我后来回来看看自己的笔记,里面提了很多问题,一些属于科普型的,一些属于上升到产业,行业层面上的。

比如,我问了很多关于中国和印度在这块比对实力的问题,目前这块在临床外包的产值有多大,泰格处于什么样的行业地位,人才,知识。

P1050243-001

泰格在建的大楼。与启明创投联合注资美斯达后,泰格的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上海分部,据美斯达总经理刘敏芝介绍,泰格逐渐向亚太,北美扩张,最近接到了礼来的11张单子,礼来的同仁笑称让他们在公司旁买栋大楼。

数据管理和统计部的肖芳秋告诉我,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就是使用计算机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系统来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及清理数据的整个过程。泰格准备要推C disc。。

最后,我决定放弃对这一领域写什么稿子的想法,弱弱的问了一句,你们使用什么语言开发这些软件。Visual Basic 6 Visual Studio C#,肖博士在我的笔记本上写道。

小成成看了一眼说,基本他们也在用这些计算机语言。

顺便说一句,我们拜访的那天,泰格的股价首次涨停了。实力不容小觑。

下雨天还是晴天

2013/04/16 – 3:35 下午

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语文老师布置写一篇关于天气的日记,清月问我写什么。我让她从百度搜索一下一些关于描绘天气的词语,但那些词语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那你就写你自己的心情吧。我知道怎么写了。 

4月12日 星期六 晴

早上八点半的时候我发现没有下雨。

中午的时候也没有下雨,天还是晴的。我想:今天应该不会下雨的。

我最喜欢雨天和晴天,因为晴天的时候我上学不会迟到。

sui(虽字还不会写,用拼音代替)然雨天的时候上学有时会迟到但是我也很喜欢雨天因为我很喜欢下雨的声音。

什么天气我都很喜欢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雨天和晴天。

我喜欢清月写的东西,简单真实,非常聪慧而有禅意。

新药审批的唯一注脚

2013/04/11 – 5:40 下午

报社同时在做两个策划,一个关于普药,一个关于新药。

主任催稿的时候问我,新药的策划啥时候弄好?坐在前面一个记者说,我的普药都没写好。“普药都搞不了,新药更别提了。”我让主任别着急。

我和海洋同时采访同时写稿,但具体文章的落脚点我们之前没有怎么交流,直到两人稿子写出来一看,观点非常相似。

她采访的前FDA官员李宁博士说,从CDE角度来看,你不是保险公司,不是发改委,是技术审评机构,有没有临床需求是第一条要牢牢把握的。在FDA的新药审评中,从来不问这个药的价格,而是它能不能给你所想要给的病人临床获益。这一点是要牢牢掌握的。

我跟培培主任短短的电话交流里,也特别提到什么是临床价值。我跟海洋抱抱说,如果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是专注你自己,知道你是谁。她也认为,跟心理学层面的反求诸己一样。

 

 

 

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基础的效益风险比,是上市的唯一标准。其他任何因素,不论是政治的、宗教的、经济的,都不是CDE在决策过程中应该考虑的。

 

新药审批的唯一注脚

 

帕拉米韦注射液在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之时通过了生产现场检查获批上市,引发行业热议:国家的药品审批机制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公共卫生安全和药物创新环境,进而影响到整个医药产业发展的效率与走向。

事实上,该药的技术审评已于去年12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完成。4月7日,CDE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帕拉米韦注射液”审评概述。长约1700字的论述透露出一个信号:每一个新药的审评结论,都是对这个机构评审能力的一次挑战。在批准一个新药上市前,CDE必须清晰地告知公众,该机构是基于什么数据和实证作出“批”与“不批”的决策的。

临床急需紧扣安全风险

当今,全球药物创新的首要领域就是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在药物创新进程中须经历的“临床准入”和“市场准入”两个节点上,CDE发挥着鼓励创新和控制风险并重的作用。而加快新药审批、建立创新药临床研究IND审评机制,正成为企业最大的心声。

我国自建国以后建立了药品标准管理制度、药品检验制度,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了上市药品的审评制度。随着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和医药经济的进步,这一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药监体系内部的力量所倡导的审评机制改革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以CDE的资源和能力所开展的内部调整和改革在过去的十年中也已进行了4次。

年初《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药物创新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指出,完善审评审批机制,加快创新药物审评。为此,《征求意见稿》提出三条措施:一是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二是调整创新药物审评技术要求和规范;三是优化审评流程,提高审评工作效率。创新药物研发和审评应当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关注物质基础的新颖性和原创性的同时,更加重视临床价值的评判。

然而,什么样的药物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什么样的药品有可能满足未能满足的医学需求?对此,CDE负责人坦言,通过快速审评通道鼓励创新的新药能否降低药价,这是公众的热切期待;另一方面,企业的创新药批出来以后如果不能进入医保,遭殃的还是企业。CDE对于临床需求的评估体系,决不能抛离于现实环境自我定义一个“临床急需”,审评的决策一定是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基础的效益风险比,这是决定一种药物能否上市的唯一标注。其他任何因素,不论是政治的、宗教的、经济的,都不是审评员在决策过程中应该考虑的。

据介绍,CDE正在加紧与中华医学会就药物流行病学、临床急需用药方面进行一系列合作,旨在将用药需求的信息从临床终端反馈至新药研发上游,审评机构、工业界和临床界将系统评估新药“临床价值”的内涵,为审评什么样的药品、不审评什么样的药品找到依据。

CDE负责人认为,相较于欧美,药品市场价格机制比较健全,药价因素是由市场、医疗保险来进行调控的。而这些工作,发达国家均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行政审批与技术审评权重

年初发布的另一份“重磅”文件——《2012年中国药品审评报告》除了展现大量行业为之关切的重点审批品种和数据以外,作为中国药审制度建立以来第一份“白皮书”,并由CDE发布,其背后的政治意义重大。

“长期以来,将药品技术审评等同于行政审批的管理思维制约了我国药审事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认为,中国的药品审评人员人数和审评收费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与国际上中等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审评人员严重短缺,极低的收费导致大批低水平药品申报占据了大量的审评资源, 必须要认真研究探索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的本质与规律,要将技术审评管理与行政管理区别开来。

宋瑞霖的观点在《报告》中得到印证,《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审评堵塞的核心矛盾在化学药,而化学药的核心矛盾依然在仿制药。我国仿制药申请量高、仿制药重复申请严重、工业化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副委员长在去年的 “国家创新药物发展政策专家座谈会”建议,可以采用国际通行做法,通过提高审评收费的方式,进一步规范药品申报,使那些创新性强、临床急需的药品能够尽快得到审评。审批收费标准太低,致使一部分企业随意申报,挤占了许多审评资源。但有学者随即指出,将技术审评管理与行政管理区别开来,收费工作也是一样,不能将技术审评收费与行政管理收费混为一谈。不能用收费高低来谈企业负担,低收费基础上的低效率,排队一排3 年,这对企业发展而言实际上是最大的负担。

中国药品注册审批制度的船头正在渐次调整。所有有关创新扶持政策能否到位,也令CDE倍感挑战。如何恰如其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跟其它角色互补互动交流?如何把引领创新的思考更加准确、清晰、全面地传递给国内外企业机构及其它部委?上述种种问题和挑战丢给的不仅仅是CDE。

药审中心年度报告发布

2013/02/26 – 10:41 上午

国家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药品审评2012年度报发》。CDE_2012_Annual_report

报告的撰写、讨论、定稿和发布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体现出药监政府机构注重对外形象,重视与媒体和公众的交流。

对于这份报告,我曾对开头长篇幅的故事性文字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认为一份报告应更客观、理性地在审批数据上进行阐述,一如每年的药品注册白皮书一样,而非像文学作品。又或者,我们是否可以借鉴美国CDER年度报告的写法,在结构上、在措辞上更加国际化?

“反应停发生的时候,我们处在闭关锁国,因此得以幸免,但没有多少人能读懂这一段历史。我们的报告其受众正是那些对药审事务一无所知的老百姓。”

CDE相关负责人这样回应我的疑问。

我只好挑一些微观的案例写写,以最精炼的方式从记者的角度从去延伸,而“适应性审评”,无疑对审评机构提出了更多弹性的制度设计挑战。

开通申报资料滚动提交通道,变革与企业沟通交流方式,加快临床急需进口及原创新药审评

药审中心年度报告发布 适应性批准始唤出

先声药业的首席科学官王鹏作为国内制药企业唯一代表,在1月底赴北京参加了由国际法规科学创新中心(CIRS)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法规监管者论坛年会及法规科学研讨会”。

面对各国药品监管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的与会人员,王鹏汇报了公司3个案例,其中一个是BMS-817378在2012年9月获得了SFDA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的临床试验批件。

国外同步批准

2月28日,药审中心首次公开发布《中国药品审评2012年度报告》(下称报告)。BMS-817378,也就是先声药业与百时美施贵宝共同开发的1.1类抗肿瘤创新药麦他替尼氨丁三醇片,作为典型技术评审案例,被写进其中。

报告原文为:“为鼓励国内申请人开展全球同步研发,加快此类申请的审评速度,如麦他替尼氨丁三醇片,已经做到与国外同步批准。体现了药审中心鼓励创新、合理配置审评资源策略。”

对比西方权威监管机构FDA在去年最后10天“集中”批准5个新化合物,全年共批准了39个新药的成绩单,中国药审部门并不急于展现审评数据上的业绩。

在报告的开篇,药审中心用极大篇幅来阐述新药审评的概念、目的、机构职责、理念和发展愿景。“在新一年开启之际,作为公众服务机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向社会述职。”药审中心主任张培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不可否认的是,2012年对于药审中心来说,是一个高质量决策频出的一年。根据报告数据,1月1日-12月10日,共完成47个1类和2类化药品种的首轮审评。对一些原研进口药品,药审中心加快了审评速度,缩短了国内外上市时间的差距。在国内首创新药的化学、生产控制(CMC)和药学研究审评上,则更符合创新药未知的研发规律。

三个典型案例


辉瑞的克唑替尼,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发挥靶向治疗作用,FDA于2011年8月批准该药上市,审评时间仅为5个月。

据药审中心化药临床一部副部长杨志敏介绍,克唑替尼作为小分子靶向药物,FDA在未获得生存数据的情况下,采用与诊断试剂联合批准的方式予以批准,而药审中心于2012年2月承办后,也启动了快速审评渠道,基于可评价的中国及全球临床研究数据,于去年12月完成审评。

辉瑞公司认为:“SFDA的快速决定表明了中国政府加速开发解决患者治疗急需新药品的承诺。”

赛诺菲的奥沙利铂,基于 EACH研究获批增加晚期肝癌适应症,为该药该适应症的全球首批。EACH研究是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韩国和泰国等地开展的一项随机(1:1)、对照、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其中279例患者为中国人(75%)。“该药的批准,是采用以中国为主的数据,对支持该产品对我国患者的安全有效性评价和决策是更为可靠和稳健的。”杨志敏评价道。

先声药业的麦他替尼氨丁三醇片,基于中美双方共同完成的CMC、药理数据包一次性获得临床试验批件。针对创新药药学的后续研究,在该药临床批件上,药审中心的审批意见之一为:自本品获准进入Ⅰ/Ⅱ期临床研究起,请按年度提交药学研究年度报告,在开展Ⅲ期临床研究之前,请申请人就本品药学研究相关问题与审评机构沟通交流。

适应性批准的适应性

年度报告里的种种案例表明,药审中心正在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频繁出台符合创新药研发规律的审评策略。具体体现在:通过开通申报资料滚动提交的通道,变革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方式。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创新药临床申请的审评用时有所改善。

报告指出,72%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首轮审评结束用时在8个月以内,其中以6-7月占45%,5月以内占11%。用时超过9月的品种(15%)多数为复方申请。

盛德律师事务所生命战略顾问苏岭认为,和新药研发一样,新药审批也是一个积累信息、优化决定的渐进的过程。因此,“适应性批准”(adaptive licensing)便成为近年来各国药监审评部门审评模式的新的探索,它是指以有计划的比较灵活的方式来对新药进行渐进式的审批。

“事实上,现行的审批制度中已包含了某些‘适应性审批’的因素,如‘阶段性审批’、‘加速审批’和‘有条件批准’等等,但系统性的和带有变革性的探索和实践则将影响深远。”苏岭指出。

报告指出,在2013年,药审中心将加大与创新型企业——无论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的沟通交流,分享科学研究成果、讨论注册策略,“我们期待更多对我国患者有效且风险可控的产品尽快上市,为公众带来更多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当然,包括首次在我国上市。”杨志敏说。

假如采访变成这样

2013/02/26 – 10:41 上午

想象一下,假如采访变成这样:一份采访提纲,满满的列了七八条问题,你等待着专家的文字解读,不想他给你的答案却不见文字,只有抽象的符号和图像;

再想象一下,假如直接将受访者的图画拿去付印,见诸报端,读者又会有着怎样的阅读体验?

这是我与阿斯利康亚洲及新兴市场研发总裁杨青(业内人叫他Steve),日前在厦门的一次会面经历。

P1050232

杨青用画图来解答问题。

说起Steve,媒体的记者,都留意到杨青总会在公司有关研发合作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第一消息的职业态度。

在人人皆可发布消息,制作新闻的网络环境下,Steve作为高管,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公司公关部门宣传的角色。

那么,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何在?3000-5000字的一篇大稿还能否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传统记者写作的语法、文章的架构在高科技时代下将发生怎样的变革?传媒和新闻学会否消失?

在一个小时的交流中,Steve就上述问题为我带来了一个医药圈内人关注社会化媒体不一样的思考。在访谈中,我们没有交流阿斯利康,没有交流新兴市场;我们谈到麦克卢汉如何以诗人的想象力来探索语言的极限,谈到记者应该如何倒金字塔式的讲述故事,谈到怎样用各种细节描述穿插在一篇新闻通稿里。

“一场合作,你要写合作双方签字时因紧张而抖动的手指,写那支轻轻滑落到地面的签字笔。”杨青说。

年初开设“火花”栏目,这样短文章,能满足什么样的阅读需求?我深知传统报媒的挑战。“长文章不会消失,但要做出变革。”这是我从来坚定的想法。

“传媒企业需要提供人们想要的新闻。我说不清曾拜访过多少报社,他们的新闻奖项挂满了房间,而发行量却在急剧下滑。这说明,编辑们是在为自己做新闻,而不是做对他们的客户来说有意义的新闻,一家新闻机构的最重要资产,是它与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任,这种信任关系的背后,是读者相信编辑们关心他们的需求与利益。”

——默多克

画出你的想法

2013/02/06 – 10:48 上午

很早以前,我就发现月月有用绘画记录的习惯。

有一次少年宫上课前,她说这次上课要带剪刀、胶水、彩笔、利是封、卡纸、油性笔、彩带。我问她怎么记得的?她把上次画纸翻过来,原来老师一边在堂上说,她一边用很简单的铅笔画把要带的东西画下来。

这些天她说她喜欢英语外教老师,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那个外国人教书的时候喜欢在黑板画一些有趣的图画,而她在学校的老师很少这么做。

后来我才知道,西方特别重视绘画学习,他们在对话的过程中喜欢用附带图画等形式进行辅助说明,把什么东西都简单化,卡通化。

P1050155

我鼓励月月用铅笔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一些事情,给她买了一本小本子。她真的开始这么做了。

P1050156

第一篇。吃麦当劳。7岁。

周六的时候,我们会去很远的地方学钢琴。钢琴老师很严格很认真,一堂课下来,成了我们放飞的时间。好久不曾带她去麦当劳。

P1050157

明明吃的比月月还要多还要快,还要假装一下妈妈的架势,一边吃一边唠叨。“薯条”的薯字好像写错了。

P1050158

吃完再到处逛逛。

P1050159

街上人山人海啊。月月很棒,会用模糊处理周围的行人。

P1050160

在米奇店左看右看,各有所需。

P1050161

尤其是小妈妈,买东西很难做决定。

P1050162

最后给小侄女买了一个米奇的小笔袋。月月的对话很真实,很有意思,她会催我:“好了没?”

P1050163

然后我们就坐地铁回家,这是她买票的情景。

五颜六色的小圆点表示地铁自动售票机上的小站台标识。月月有一米二。听着找钱硬币铛铛铛的声音,她买到了一张大大的票,拿在手上。

P1050164

又挤进了地铁里的人流。我觉得月月应该写一个“轰——”字。

P1050165

我最喜欢这张。钻出地铁一出来,两个人都不知道是哪里。

P1050166

又去转巴士。月月站在司机旁看一个还不算太凶的司机开车。

P1050167

下了车,我们要过马路。家还真的有点远。

P1050168

第十四幅画按电梯。

P1050169

到家啦。

P1050170

 

Draw your idea.月月很与众不同啊,有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还把小妈妈创作进去了。

这就是月月的首次登场。

我要感动全中国

2013/01/30 – 9:43 上午

2012年的初夏,接到上海临床研究中心许俊才打来的电话。

我是在2007年北京的药物临床试验论坛上第一次听他的演讲,换了名片,多年来,在这个领域,一直有联系。

电话里,俊才想让我写一本关于他的传记。

我偶尔写写报纸的人物文章,但对于帮别人写书从来没有想过,我认为他在这个领域远远没有出名到可以写传记,而且他还这么年轻。

20

2009年,俊才请我在上海国际金融大厦97层喝了一杯咖啡,60元。在自传中他写道,为了从云南到上海喝一杯辛巴克的咖啡,他花的时间比十八年还要长。

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说,等你再出名点,或者等你退休了吧。

挂了电话后,觉得这个情景似曾在哪里见过。

原来我套用了《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第一次拒绝乔布斯邀请他写传记的场景。

大半年后的2013年1月,收到了俊才撰写的自传——《Hold住梦想,创业上海滩》。

21

咖啡厅里,有一个需要投币才能使用的望远镜。

在自序里,他写道,凡有资格立传者,必是干过一点大事,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也许有人会骂你,你一个小人物,不到终老的年龄,急于写什么传记?

拿着这本书,在新年得的第一场带状疱疹治疗期间,几天里,我一边输液,一边读完了俊才兄的自传。

这是一本献给他父母的书,原来才知道,俊才十多岁就成了孤儿。知道他考不上研究生,知道他支过边,知道他在印度呆过,知道他被公司炒过鱿鱼,知道他创业被骗,知道他在临床研究领域至始至终秉承质量和科学的工作原则。

特别喜欢他在结尾回老家看漫天烟火的那段。

24

我的一些自称屌丝的朋友怀揣梦想在上海打拼着。很多时候,我们在采访时,总想总结被访者一些人生的成功经验,其实,生命本没有标准答案。(摄于2009年5月,上海)

后来,他还是说,略微在博客里替他的书宣传一下。“我想感动全中国”。他说。

如果你认识许俊才,读读关于他的一些事也不坏。他感动了我。

我的孩子

2013/01/22 – 11:56 上午
 
很久没有写点东西,放一首小野丽莎的歌上来吧。
 
My Boy

Lisa Ono
First time I saw my son, I knew I was in love
从第一眼看到我儿子的那刻起  我就知道  我已深深地爱上了他
Because he was the gift I got from somewhere up above
因为这可是上天赐给我  最珍贵的礼物啊
O wow, o yes, o joy, so joy right here in my arms
你看  他在我的怀抱里  手舞足蹈
He looks at me, I can see he's showing all his charms
他就这么盯着我看  仿佛要告诉我他有多么调皮捣蛋^^

 


P1040820

小成成和月月。


 
Can’t remember what I did before I saw his face
我已记不清自己做过多少事来迎接他的降临了
But now he’s here and I can feel his amazing grace
我只知道  此刻我正把他抱在怀里  感受着他迷人的气息
Watching him play somehow, reminds me of myself
看着他嬉戏玩耍  不知怎么让我想起了我自己
Once upon a different time when I was someone else
很久很久以前  那个未为人母的自己
O me o my I feel so high every single day
现在  每一天我都是那么的高兴
O yes o lay my lord yea yea watching my son play
是啊  光是看着他玩耍就高兴

First time he walk detours I step into a chance
犹记得第一次看见他蹒跚学步的样子时  我抓住这个契机
I took his hand and then we start it like dance
牵起他的小手  开始了我们的舞步
The first dance was so fine that I never will forget
那最初之舞的美妙  我永远也忘不了——
He held my hand so tightly that my hand start dancing yet
他是那么的紧握着我  于是我的双手也开始跟着他跳呀跳 

build together

我的哥哥冬青和小侄子Tedd.

 
My love, my boy, my son, my joy always keep you glow
我的宝贝啊  妈妈的爱让你总是那么光芒四照
and now that love will be with you wherever you may go
而从今往后  无论天涯海角  我的爱也会与你相随  把你环绕
And if something should fall apart somewhere down the line
如果将来遭遇曲折泥泞  荆棘满地
Just tell me all about it and I will make it fine
请务必告诉我  妈妈一定会搞定

I travelled many roads before but somehow they were wrong
曾经  我也在人生的旅途中  兜兜转转  迷失方向
And sometime we find that life is just a simple song
最终回过头来  却发现  生活  不过是一首最最简单的歌谣
Even the saddest songs ever human face
即使它在演奏着世上最悲怆的曲调
I will always keep my son in love’s magic place
我也会一直让你——我的宝贝  沐浴着  爱的阳光……

 

豆腐干火花

2013/01/05 – 3:16 下午

新年伊始,DIA全球主席、现在德盛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苏岭博士给我发来了两篇小文章。

苏博士说,他今年会不时将自己的思想火花写成豆腐干文章,有的属于他山之石,对我们的思考和借鉴。

这属于新闻速评,放到这里,供业内朋友共分享。

 

“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年末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谈改革时提到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

我国现行的新药审批制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药品管理法》实施起逐步建立至今已近三十年,眼前社会和患者对健康和药物治疗的认知和需求,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药物研发和监管全球化的现状和趋势已与三十年前的情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这许多年来变革改进不少,但很多都是局部性的,经常会不一致、不协调,滞后于需要。顺应新形势、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的新药审批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到了迫切需要顶层设计的时刻了。

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到了深水区,不容易摸到石头了,就更需要顶层设计的魄力和智慧。

 

美国FDA的年终“大礼”

 美国FDA在2012年12月的最后10天内批准了5个新化合物的首次新药申请(NDA)(2012年全年共批39个新药,创1999年56个的又一高水平)。

其中3个是优先审评的新药,包括一个罕见病用药和一个引人注目的植物药,这是继2006年第一个植物药获准上市后FDA批准的第二个植物药,也是第一个获批的口服植物药。

关于该植物药的获批,FDA在官方网站上讲的大部分都是适应症和疗效,并没有国内关心的成分、机理、作用机制,质控等。

尽管FDA的年终“集中”批准往往被诟病是年底冲刺,提升全年新药批准的数量,但创新药早一天上市,就能早一天给需要的病人带来希望。

在这几个年底批准的新药中,有第一个治疗多重耐药肺结核的药物和第一个治疗HIV/AIDS病人非感染性腹泻的药物。

冲着这几个“第一”,即使是年底冲刺,能冲出病人的希望和福音,也不失为一件大好事!对新药研发的审批,管理部门需要努力,社会公众需要理解。

 

如果能在报纸上开个类似微言堂的文章,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

在此,我也将自己去年写的文章罗列出来,共20篇,真不容易啊。其中一篇还获得了全国药监好新闻三等奖。

2月

徐宁:CRO里的协和医学气质

http://www.yyjjb.com/html/2012-02/20/content_161565.htm

原创新药刺激全球联动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02/20/content_161557.htm

3月

泰格冲刺创业板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03/19/content_163625.htm

4月

新药专家评审利益冲突的思考维度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04/09/content_165052.htm

第四届DIA年会五月上海举行

http://www.yyjjb.com/html/2012-04/23/content_166344.htm

5月

推进DMF 提高中国制药信任度

http://www.yyjjb.com/html/2012-05/25/content_168083.htm

没有什么能阻挡创新步伐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05/25/content_168084.htm

7月

第二届生物样本库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07/30/content_173023.htm

除了理想主义者,我们还是机会主义者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07/30/content_173024.htm

8月

江宁军:转化医学“转变”研发现实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08/06/content_173479.htm

9月

首届广东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研讨会召开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09/03/content_175534.htm

新兴“实验田”策动欧美研发变革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09/24/content_176903.htm

10月

曾和礼:中国的创新力度让世界鼓舞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10/15/content_177960.htm

跨国药厂本土研发合作又下一单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10/15/content_177961.htm

何大一:20年后依然故我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10/29/content_178873.htm

11月

阿斯利康就铁木就利那洛肽项目在华展开合作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11/07/content_179457.htm

实施“一报一批”和生产现场检查后置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11/26/content_180831.htm

跨国药企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11/28/content_180963.htm

12月

冯毅:跳出快与慢的评审魔咒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12/03/content_181420.htm

要参与,更要设计

http://web.yyjjb.com:8080/html/2012-12/14/content_1819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