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毛毛更可爱的是毛毛的月月

Recent Comments

  • Tina: 看冬蕾老师的文章已成习惯,感谢点点滴滴的温暖。
  • 择偶网: 新冠快点结束吧!
  • 淼淼: 一向觉得这种背影特别有爱……
  • 淼淼: 十年前的回忆!毛毛太棒啦,粉丝又多了一枚!拥有这么有才情的辣妈,月月童鞋是有多幸福……
  • DJ: Don’t comment on China’s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f you have to, positive and complementary remarks are always expected; i don't think so...
  • DJ: 就假装他们都很伟大....
  • DJ: 赞一个

Random Posts

Tag Cloud

港珠澳大桥,粤港澳一家亲

2024/09/19 – 7:46 下午

上周,我有幸来到香港,参与了BIO HK 2024。在马骏一老师的策划下,我担当了“香港:生物医药行业超级赋能者”对话环节的主持人,有幸与一众嘉宾——包括冯博士、邵文斌老师、梁传昕博士、刘彦森老师以及小马。冯博士以波士顿后来居上、成功追赶加州的励志故事,为香港在生物医药领域追赶长三角的潜力注入了动力,并展望了香港在创新领域的可能。在这座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国际都市中,香港正迈向世界生物技术中心的舞台,光芒愈发耀眼。

我深信,在香港特区政府的领导下,无论是构建CMPR、科技园、研究中心、医学院,还是发展投融资市场、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香港正全力打造一个对生物科技创新极为有利的生态环境。

然而,此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这些专业交流,更在于那些与挚友在香港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中相聚的温馨时光。我们漫步在街头巷尾,畅谈人生。会议圆满落幕后,我首次体验了乘坐大巴穿越港珠澳大桥的旅程。那天晴空万里,大巴飞驰在壮阔的大桥上,海鸥翱翔于蔚蓝的天际,而当大桥延伸至海中央时,竟神奇地潜入了一段海底隧道,让人不禁感叹“天堑变通途”。

回想起往昔,从香港到澳门还需乘坐颠簸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前行;而今,有了港珠澳大桥的通道,转瞬之间便能抵达珠海,真切感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紧密相连和情谊。这段难忘的旅程,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和老哥一起过七夕

2024/08/11 – 7:15 上午

七夕节那天,我换上一套新裙子,前往医院与老哥共度佳节。期间,我还与广州市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主治医师石兴源及其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详细了解了老哥后续的治疗方案,以及科室参与转化医学科研的远大设想。尽管这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医院,但他们的愿景却十分宏大。

老哥在看病期间创作了许多画作,画画是他的基本功。他将奥运会上中国队和其他国家运动员勇于争先的激动人心的场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色彩绚烂,风格类似梵高,极具震撼力。

他就这样一边画着,一边思考着,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总是说,自从得病以后,他就像冯骥才的同名电影《神鞭》里的傻二一样,虽然失去了“辫子”,但精神依然屹立不倒。

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中英文诗歌。老哥对ChatGPT这样的AI写作工具不屑一顾,他认为自己的词汇量完全可以与之媲美,更重要的是他拥有对生活场景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创作灵感。

在此,我抄录两首他的诗歌,在把双膝奉上。

小蜗牛冬冬(篇一)
i am nothing yet anything
我是个”球”也是个“众球”
i am living beings and vise vesa
我是众生众生是我
i am nowhere yet everywhere
我在哪哪都不在
i am blank yet fulfilled
我空白而充盈
i am spartan yet extravagent
我贫寒而奢华
i am contradicing yet confirming
我矛盾而统一
i am retarded yet insightful
我痴呆而洞穿
i am chaotic yet orderly
我混乱而有序
i am shattered yet whole
我支零破碎而完整
i am paradoxical yet rational
我悖论而逻辑
i am intangible yet tangible
我无形而有形
i am fatigable yet indefatigable
我累了却不眠不休
i am neither living not dying
我既不生也不死
i am vanishing yet lingering
我涅槃寂灭却又流连往返
i am still yet noisy
我寂静而躁动
i am cumbersome yet light
我笨重而轻盈
i am vulnerable yet tough
我脆弱而坚韧
i am famine yet fertile
我贫瘠而丰产
i am instantaneous yet eternal
我是瞬间也是永恒
I think I am free and delightful…
我想我该是自由和快乐的吧…

 

小蜗牛冬冬篇三

Me * Kitty * Pavilion (1st Episode)
我 * 猫咪 * 亭 (第一篇)

Preface: This surreal encounter with a kitty inside a pavilion, starting from sunset and ending in sunrise, is bright and beautiful
序:这段和猫咪在小亭内奇幻的邂逅始于夕阳,终于朝阳,光明美好

[拥抱] I enjoy strolling around the courtyard garden ‘into the sunset’
我喜欢在夕阳下的小亭院漫步

[旺柴] I enjoy walking a catwalk at the courtyard garden ‘into the sunset’
我喜欢在夕阳下的小亭院猫步

[拥抱] I like gazing at the cosmos alike afterglow through dense foliage
我喜欢凝视着从疏密的叶缝间透过的波斯菊般的余晖

Countless light spots over the cosmic space acting as ocean: glorious, peaceful, and silent
亿万的光点犹如海洋般遍布虚空,光芒万丈,宁静,空寂

[拥抱] I enjoy being existed in this interspersed ‘botanical garden’, lithe and fascinating:
我喜欢处在这错落有致的‘白草园‘,曼妙瑰丽:

Evergreen clung to the ground are Tulip Tree Snowdrift, Vine Green Rong, Pluto, Tiger Iron, Scindapsus, Ophiopogon, One-leaf Orchid…
伏地而生常青的有鹅掌柴雪堆、蔓绿蓉、冥王星、虎斑铁,绿萝、沿阶草、一叶兰…

Floriferous are Yellow Sparrow, Bell Flower, Begonia, Crinum Asiaticum, Spathiphyllum (with buds granted as Buddha flame), Jade Butterfly, Pineapple,Ground Lotus…
带花的有黄鸟雀、吊钟花、秋海棠,文舒兰、白鹤芋(其苞大如佛焰)、玉蝴蝶、凤梨、地涌金莲…

Foliaceous patterns with no blossoms are Calathea Majestica, Stroanthe sanguinea, Calathea Makoyana (its petiole is purple-red and the leaf surface blends white with dark green feathery stripes, symbolizing peacock’s feathers), Cordyline, Aluminium Plant…
有叶无花但比花还花的有绿芋竹芋、紫背竹芋、孔雀竹芋(叶柄呈紫红色,叶面是白色墨绿色相间的羽状斑纹,如孔雀的羽毛)、朱蕉、花叶冷水花…

Slightly higher shrubs are Areca Nut, Mamey Sapote, Canna, Traveller’s Palm, King Coconut, Dracaena, Osmanthus, Fishtail Palm, Chinese Fan Palm, Milan…(To Be Continued)
稍高一点的灌木有槟榔、妈咪果、美人蕉、旅人蕉、国王椰子、龙血树、桂花、鱼尾葵、 蒲葵、米兰…(未完待续)

祝愿各地生物医药有大发展

2024/08/02 – 11:16 上午

这已是我第四次踏足珠海这颗璀璨的明珠,尤其是那风光旖旎的横琴之地。与珠海濠麦生物医药的龚总,我们一次次共谋策划,邀请行业内的医药专家汇聚于此,共话热点,共谋发展。回想起与元香在宋会长的药促会上的初次相遇,犹如故人重逢,理念相投,一见如故。

每一次的相聚,我都被龚总那美丽而干练的身影所打动,她的激情四溢,专注如一,以及对行业发展的满腔热忱,都让我深感敬佩。现在,北京、上海、广州各地都有鼓励创新生物医药发展的政策出台。横琴政府也积极促进创新生物医药发展,这里蓬勃发展的企业、科研人员的进取精神和实干作风,更让我倍感鼓舞。

会议分享之后,我们还会轻松愉快地打惯蛋,畅聊天下事。而今晚,我更是将亲自前往机场,迎接远道而来的恒瑞医药的张连山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2024/07/27 – 7:08 下午

“植村老师,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生长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和国家,有着和睦的家庭,遇到了优秀的投资人,还有一群给力的同事和团队,还有那么多给予我帮助的业内老师。我的工作也特别有意义,就是传播生物医药的创新,每天都让我感到充实和满足。因此,我常常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来回报,用我所拥有的一切去帮助别人,回馈这个行业和社会。所以,我决定下半生都要以利他之心,毫无保留地去帮助他人。”

每当我有些新奇的想法,我都会跟植村老师说。他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总能给我很多人生的建议。我们的对话,就像《聪明的一休》里小叶子和外鉴长老的对话一样。

“不求回报吗?那你岂不是成了耶稣、圣母玛利亚或佛陀了?”他打趣道。

“是的,我是要毫无保留地去帮助他人,不求名利和回报。”我认真地回答。

“那你打算怎么做呢?”他好奇地问。

“从身边的人开始,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去付出,坚持不懈。”我坚定地回答。

“这可不容易呢!不过,我支持你的决定。”他笑着说。

又见KK

2024/07/23 – 8:41 下午

治愈目标

2024/07/13 – 11:45 下午

这些日子每天都陪哥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治疗,他的主治医生石兴源教授团队非常专业,对患者很好,不但多次跟我爸妈介绍他给予哥哥的治疗方案,在住院打化疗和靶向治疗期间,他还多次亲自来到病房与我哥哥和我讨论治疗方案。跟他交流的过程中,发觉他水平不亚于我平日采访的知名肿瘤专家。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有信心,对我哥哥呵护备至,今天还谈及说他对哥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治愈。

哥哥患有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已经6,7年,期间动了三次大手术,原来140斤的体重只有80斤不到。他在加拿大的时候,既往接受過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鉑、瑞戈非尼和伊立替康等药物,在忍受剧烈的化疗药物副作用的每一天,哥哥还坚持跑步5-8公里,做俯卧撑,锻炼身体,爸妈也是给予他无尽的鼓励。多次耐药后,加拿大的医生给他下了判决书,说已经无药可治,唯有参加临床试验了。

哥哥一个人背着一个背包回到了中国。遇到了石兴源教授团队,石教授重新在哥哥以往的治疗方案中抽丝剥茧,逐一分析,究竟哪些药物对于哥哥还能产生应答和响应。于是重新给他配置了治疗方案,一点点的,药物不断排列组合,剂量不断调整,哥哥的CEA指标得到了控制。真的是无言的感激!

此外,哥哥没有医保,好在加拿大交通部还继续支持哥哥的治疗,恒瑞医药的华南区销售代表给予哥哥赠药,免费伊立替康,还说一直支持他到不要为止。在中国,哥哥感受到了祖国强大的医疗保障,亲朋好友的关心,也衷心希望在石教授的治疗和照顾下,哥哥能真的痊愈!今天还有一件开心的事,我上几周在上海专访陆舜教授的文章得到了他的好评,文章很快就会刊登,真的太开心了!!!

人最需要战胜的是自己

2024/07/01 – 12:13 下午

我的身边有两种朋友,一种会如和风细雨般温柔地告知我的优点,另一种则会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不足,我对他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拓创(TavoTECH)的创始人Dr. Fung便属于后者。他回到美国之后,经常会发给我一些行业资讯,政治时事,并询问我的读后感。如果我无法提出有深度的观点,他会严厉地批评我思考肤浅,缺乏深度。他甚至不止一次指出,我的文章就像是一台复读机,只是简单地复述别人的观点,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无法给他带来太多的启发。

他还明确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惧怕困难、总是觉得自己不行、不求上进、自甘落后的人。“人生只有一次,要全力的活好。人最需要战胜的是自己,”Dr. Fung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赢得一定的认可,那么,付出十万分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在东京学习了什么

2024/06/30 – 1:11 上午

前几天,我再次踏上了为月月筹备9月底留学之旅的旅程。此番重返,我步入了东京的繁华之地——新大久保,对那里的语言学校、美术私塾及周边环境进行了考察。由于行程紧凑,我并未过多打扰当地的友人,只是简约地邀约了几位相关朋友,共度了一段简短而温暖的时光。其中,非常开心的是见到中国驻日大使馆的盛教授和来自台湾在日本生活了将近20年的小孟老弟。

新大久保被誉为“亚洲村”,汇聚了众多在日的中国人、韩国人及东南亚国家的朋友,特别以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为主。在繁华的街头,各式各样的美食店、购物百货与花鸟市场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这让我再次对东京这座城市中大量外国人的汇聚深感感慨,心中期盼,中国也能如此国际化,展现出多元文化的魅力。这是我此行收获的第一个印象。

抵达东京,那充满轰隆隆呼啸声、狭窄而繁忙的地铁,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原色,既让人略感紧张,又是我早已习惯的景象。得益于之前的经验,无论身处何方,我都能迅速定位地铁口,找到前往各地的车站。

再次来到这里,我重新学习到的是,日本的西瓜卡(Suica卡)一旦超过使用期限,卡内的余额将无法取出,卡片也会随之作废。因此,对于只是短暂访问东京的朋友来说,建议办理西瓜卡时不要充值过多,在离开前尽量将余额用尽。这是我此次重访学到的第二个实用贴士。

至于第三个教训,则是关于日本地铁车票的分段计费制度。即使需要换乘,也不应像我一样,简单地将所有路段的费用相加来购买一张票。对于初次来日本的朋友来说,尤其值得注意。

在日本,我体会到了人们普遍秉持的节约精神。就连我自己,为了节省开支,晚上也常会选择在7-11便利店购买那些即将过期的便当,因为这时它们通常会打折出售。而与朋友们相聚时,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大肆点餐,而是谨慎地选择几道小菜,尽管这样的分量往往难以让人吃饱,但我们都已学会了节制。

期间,我光顾了一家韩国烤肉店,那里的猪肉片带着些许肥肉,显得略微粗糙。烤制时,我们用了特制的酱汁来增加风味。当烤肉完毕,我本打算直接添饭,但服务员却提醒我们不要浪费那些珍贵的肉汁。她建议将剩余的肉汁用来加热米饭,再一同端上餐桌。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不禁回想起在国内一些会议晚宴上,菜肴还未上齐,人们就已酒足饭饱,大量的食物就这样被遗弃。而在日本,由于是多灾多难的国家,人们对待每一份资源、每一件事情都充满了珍惜之情,小心翼翼地保存、利用,并心存感激。这是我此行学到的第四件,也是非常深刻的一件事。

然而,尽管在饮食方面有所节制,日本的女孩子却从不吝啬于投资那些设计上乘、采用高档布料、裁剪版型极佳的衣物。她们深知“人靠衣装”的道理,有时候确实需要在外表上争一口气。日本的女孩子从头到脚都收拾得一丝不苟,刘海被精细地分成三部分,服帖地放在额头上,头发要么被整齐地扎起来,要么被精心修剪后自然地垂落,再配上精致的妆容,真是让人赏心悦目。日本的男性也同样注重自己的外表,他们打扮得体,让人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俊男靓女的身影。

不仅如此,日本的女孩子在公共场合的坐姿也非常优雅,背部挺得直直的。据说,她们在表达思想时也同样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犹如他们的社会,一切都是井井有条。这是我此行学到的第五件事,也是让我深感佩服的一点。

PS.在日本期间,我还采访了刚刚在日本获批上市抗癌药谷美替尼的海和药物的CEO董瑞平博士,他讲述了这个药物在日本的审批之旅,非常有缘分。文章很快会在研发客发表。

我非常想念日本,这个对我来说如同第二故乡的地方。我深信,以后会经常回来的。

希望宜联生物能度过难关

2024/06/18 – 11:46 下午

在BioNTECH的合作伙伴宜联生物第一时间、主动披露美国FDA已部分暂停其正在研发的HER3 ADC药物BNT326/YL202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首次人体I期临床试验(NCT05653752)的消息后,我立即联系了彤彤博士。

彤彤告知我,宜联生物已经迅速响应,暂停了在美国的新患者招募,并正在全力配合FDA的要求进行整改。他说,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充满未知和挑战,我们必须对剂量选择持以严谨和审慎的态度,逐步探索出最适合的剂量范围。

关于FDA暂停临床试验的决定,彤彤表示这是创新药研发探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正常情况,宜联生物将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FDA的指导,以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他进一步说,作为一个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宜联生物在创新药物研发道路上实属不易,一切都是自力更生,背后也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最后,他还提到了合作伙伴BioNTECH在临床试验方面的经验不足,他认为这是双方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他强调,我们必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重新评估和调整试验方案,以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根据Armstrong和医药魔方的消息,该试验旨在评估BNT326/YL202作为EGFR突变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或HR+/HER2-乳腺癌(BC)患者的后线疗法的安全性。部分暂停影响了该试验在美国的新患者入组。

FDA向宜联生物表达了对BNT326/YL202的担忧,即在较高剂量下,BNT326/YL202可能会使受试者面临不合理的重大疾病或伤害风险。

为了满足FDA的要求,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审查临床和安全性数据、与该机构共享现有药理数据,以及在研究者手册中提供更多有关安全性发现的信息,包括在YL202-INT-101-01和YL202-CN-201-01研究中观察到的5级不良事件,也就是死亡事件。

在ASCO期间,我有幸采访了宜联生物的首席医学官秦绪科博士。我深感他对ADC不良反应的高度重视,以及他作为医学专业人士对科学精神的坚守。

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三个死亡事件是HER3 antibody和payload的混合作用,分别发生在肺部和血液系统。面对ADC这一复杂的抗体+毒素的新分子,无论是从分子设计还是试验设计,都必须高度重视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一个设计良好的分子也可能因为试验剂量、适应症选择、入排标准等因素导致失败,因此,药物研发是一个以科学和数据为驱动的领域,无论是早期发现,还是临床试验,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衷心希望宜联团队能尽快、顺利度过难关!

以下是来自研发客的报道。

ADC药物的安全性,一直是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非常关心的问题。尤其宜联的ADC是基于其全新技术平台TMALIN所设计,具有与众不同的治疗机制,其临床开发不像传统意义上的“me-too”产品那样有迹可循,宜联团队从YL202进入临床之初便准备迎接挑战。秦续科说,在这项研究中,宜联特别关注了至少接受过一次YL202/BNT326治疗的55名患者的安全情况。

面对不良反应问题,秦续科坦言,YL202 ADC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性毒性反应,这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毒性反应,肿瘤医生都有丰富的处理经验。当中性粒细胞下降时,会使用升白药来防止进一步下降;对呕吐和消化道腹泻等症状,也有相应的止吐药和止泻药来应对。尽管存在这些不良反应,但整体停药率非常低。

然而,在逐渐增加YL202剂量的过程中,当剂量达到5.5mg/kg时,有一名患者出现较严重的副作用,即3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两位患者在4.0 mg/kg的剂量下,因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败血症不幸去世;还有一位患者在5.5mg/kg的剂量下,因感染了COVID-19并发展为间质性肺炎而去世。

“死亡事件令人痛心。”秦续科说,在1期试验中,随着试验的深入和用药量递增,研究人员逐渐增加了对药物的了解,掌握了用药的规律。

“通过试验,我们得知4.0mg/kg及以上的剂量风险较高。因此,必须调整策略以保护患者。”他强调,肿瘤治疗中的药物皆伴随风险,无毒不成药。审评机构权衡风险与获益, YL202必须获益大于风险,这是其研发的前提。

“创新药研发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从而最终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他说。

为此,宜联生物与研究者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及时应对和处理不良反应。同时,研究中心也建立了完善的处理不良反应机制,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香港独角兽活动日

2024/05/31 – 11:48 上午

今日,我冒着大雨搭乘火车、地铁和出租车,前往青山环绕的清水湾香港科技大学逸夫演艺中心,参加香港科技大学(HKUST)举办的2024年独角兽日活动(UNICORN DAY 2024)。

当我来到这片区域,普通话、粤语、英文交织在一起,十分和谐。同时,浓厚的创新创造学术气息扑面而来。周围的年轻面孔洋溢着活力与热情,他们正在向众人展示各自精心研发的科研项目。现场展出的100个原创科技及创业项目,涵盖了电子、AI、智能设备、新材料、新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多个领域,及中港两地合作的孵化器项目。我不禁对香港的原创实力刮目相看,这里不仅拥有发展科技的传统,更有着培育创新的环境。这次活动展示了香港科技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聚焦香港近期推出的“产学研1+计划”,该计划投入100亿,促进高校与工业界的融合。

活动中,香港科技大学研发部副主席郑光廷教授强调了高校在研发、创新、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什么工业界要跟高校合作?我们有什么价值?人才才是吸引工业界合作的关键。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仅年轻有为,而且才华横溢,这是我第二次聆听她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她详细阐述了香港为支持创新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并巧妙地将政府角色比喻为创业者的敲门砖,旨在协助高校教授和企业家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张曼莉副局长强调,政府致力于构建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香港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同时,来自不同领域的讲者介绍了建立信任是国际合作和建立合作关系的关键。在小组讨论中,极目生物代表胡海迪博士分享了他的见解。极目生物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眼科疗法生物技术公司。胡博士指出,2015年中国内地药政改革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强调,公司创业要同时考虑病人需求和监管机构的指导。鉴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虽然胡海迪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但他选择落户张江。

谈及香港优势,胡博士提到其政策优势、国际金融地位、灵活性,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些均为吸引海外公司入驻和推动香港国际化提供了巨大帮助。

此外,在出海拓展的过程中,胡海迪博士认为,公司的定位和发展策略至关重要。如果小公司将自己定位为将来可能被并购或寻求合作,那么它们无需过度扩张,公司规模不必过大,涉及的出海国家也不必过多。然而,如果公司希望发展成为一家生物制药公司(Biopharm),则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战略规划,更广泛地拓展海外业务。

现场展出了100个深科技及创业项目,吸引了众多业界领袖、投资者及高管。 我跟几家港大创业团队的负责人聊了一下。Girls&Gene Biotech Limited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在校博士生,她发明了一种创新的居家穿戴式智能胶带,旨在辅助慢性传染病的诊断。这种智能胶带是一种简易的、皮肤可粘附的可穿戴式核酸传感器,设计用于半定量病毒载量检测。通过整合核酸扩增技术(NAAT)、CRISPR-Cas技术以及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该传感器展现了极高的诊断准确性。

该设备的样本采集和操作流程简便,与快速抗原检测(RAT)相似,无需复杂的实验室设备,实现了分散的、无需专业环境的家庭检测。此外,该技术消除了由扩增子产生的潜在污染,无需严格的环境控制,为用户提供了便利性和安全性。在疫情期间,Girls&Gene Biotech Limited的这款居家智能胶带在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进行了临床测试,并获得了98%灵敏度。

除了新冠病毒的检测,Girls&Gene Biotech Limited还致力于开发与女性健康相关的基因检测产品,如HPV阳性宫颈癌的检测。这些检测产品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公司的服务范围,并为女性健康提供更为全面和精准的检测手段。

该创始人告诉我,目前该公司为香港科技园加上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指导资助:利用专利技术,从建立业务到寻找投资。希望政府和高校在帮助高校老师创业时给予更多公司运营层面的指导,让科学家更能专注在科学研究。同时,他们并不是为了赚钱而创立公司,而是能真正能改变人类健康问题。

此外,还有一家通过上调 CPEB4 蛋白,开发针对利氏综合征和其他线粒体相关疾病的新型疗法Centenix。这家公司目前还处在动物研究前的阶段,但依然渴望转化,能有好的合作伙伴助力其完成整个研发和商业化过程。香港科技大学林康宁和他的同伴说,如果不创业,所有的追求都在攀登学术高峰。但创业后,他们更希望能进行转化。

此外,在今天下午的生物医药路演环节,一共有将近20家公司用英文进行了路演,涉及肿瘤、阿尔兹海默症、遗传性疾病、眼科疾病等等,所用的技术大多数是细胞基因治疗,mRNA等。

焕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刘知明为我科普了细胞疗法的前沿理念,专注于为业界提供活化免疫细胞的专业服务。他们的核心业务是通过创新的生物技术手段,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增强这些细胞杀灭癌症的能力。焕境生物科技未来的客户群体广泛,涵盖所有开展细胞疗法的公司。通过其专业技术,助力各类医疗机构和生物科技公司增强细胞活性,进而提升细胞疗法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科技创和产业发展,也为全球创业者与投资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参与这次全英语活动,我再次深刻感受到了香港作为国际化、高科技城市的魅力。然而,香港生物医药还处于稚嫩的环境,后续转化和产业链不足。对于我个人来说,能有一颗在高校不断学习的心是多么美好。